杯渡

嘉慶《新安縣志》載:「杯渡禪師,不知姓名,嘗乘木杯渡水,因而為號。」相傳杯渡禪師為南朝 劉宋時期僧人,曾於南京施咒為人治病。後來他因病而死,葬後年半再次出現在南京,後來就以木杯渡海,曾在屯門青山休息,青山因此又名杯渡山。

青山禪院

青山禪院(今稱青山寺)為香港三大古剎之一(另外兩廟是八鄉凌雲寺、元朗靈渡寺)。寺院經歷多番改變。隋朝時為普渡道場,唐朝改名雲林寺,至宋徽宗年間又易手為道教的斗姆宮,及至元代更名青雲觀,繼而破落。幸好明朝初年,屯門陶氏在原址重建青雲觀,又在清朝遷界令以後,重修荒廢的青雲觀。1914年,陳春亭成為青雲觀住持,卻在四年後皈依佛教,遂把青雲觀旁的佛寺重建,取名「青山禪院」。目前青山禪院主要供奉佛教的三方佛,旁邊亦有供奉道教斗姆元君的青雲觀。

三聖廟(三聖邨)

三聖墟和三聖邨的「三聖」均源於民國十年(1921年)落成的聖廟,現為二級歷史建築。廟內供奉儒、釋、道三教神祇,包括孔聖先師、釋迦牟尼和太上道祖,而稱為「三聖廟」。廟宇以花崗石建成,採三進三開間設計,每進一殿皆要踏上更高台階。

第二進是三聖殿所在,其中又有一座騎着瑞獸,手執「紫微正照」印的紫微大帝像在背後。紫微為道教「四御」之一,具呼風喚雨、役使雷電鬼神之能。第三進放置眾多神像,諸如玉皇大帝、觀音、天后、龍母等,不同善信均可親臨三聖參拜。

大興邨

大興邨是屯門第二個落成的公共屋邨,1977年開始入伙,設計可容納約四萬五千名居民。早期未有粉飾外牆,加上逐漸向上收窄的獨特設計,成為屯門其中一個特色。全邨共有七棟住宅樓宇,大廈內照明不足,常為人詬病。邨內設圖書館、郵局、老人中心、體育中心等,過往亦有中、小學及幼稚園。交通方面附有多條巴士及小巴線來往港九新界。

清涼法苑

清涼法苑於1912年由李公達居士建立,初名樨香園,以供比丘尼靜修。李居士曾任大嶼山寶蓮禪寺住持,並兼任青山禪院住持的筏可大和尚,在1924年南來香港之初就下塌在清涼法苑旁自築的「如是住」,法苑內留有他題寫的匾額和對聯。此外法苑另有一副署名「林則徐」的木聯,書有:「風幡不動心安竟,鏡樹原非色即空」,然而仍無法肯定此聯確為林則徐親書。

嶺南大學

嶺南大學的歷史曲折,最早可追溯至1888年由美國長老會在廣州創辦的「格致書院」。翌年,書院脫離美國長老會,而在紐約另組董事局。其時中國政局動蕩,曾就讀於格致書院的學生史堅如謀刺兩廣總督德壽事敗,書院為免受牽連,便遷往澳門暫避,並易名為「嶺南學堂」,待至1904年遷回廣州。

1912年,「嶺南學堂」再度易名為「嶺南學校」,持續的教務發展令嶺南學校在1918年發展出整套大學課程。終至1927年正名為「嶺南大學」,抗日戰爭以前,嶺南大學設文理學科、農、商、工、醫等學院,又在香港另設分校和附屬中學。

抗日時期,嶺南大學遷往香港,借用香港大學校舍授課,直至香港淪陷,嶺大師生輾轉逃亡,最終落戶東江梅縣。抗日戰爭結束後,嶺大回到廣州校園復課,可惜七年過去,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於1952年底調整全國高等院校,把嶺大校園歸為中山大學校園,各課程學系也併入廣州其他院校,嶺南大學正式解體。

一眾校友以復校為共同目標,在香港籌辦嶺南書院,又借用嶺南中學的課室上課。1978年,書院成功向教育署註冊為專上學院,並易名為「嶺南學院」。往後十年嶺南師生繼續努力整合課程,終在1991年升格為頒授學位的大專院校之一,又在1995年遷入屯門新校舍,直至1999年正名為「嶺南大學」。

屯門河

屯門河由泥圍、藍地和九徑山一帶的山溪匯合,自北向南貫穿整個屯門,再奔流出青山灣。伴隨着屯門新市鎮於1970年代的填海發展,河口由后角天后廟南移至今日屯門碼頭,河道的兩岸也大幅收窄。又因沿岸的工業、農業以及住宅發展,使到河道多年來被嚴重地污染。

置樂

置樂花園為屯門新市鎮的其中一個居屋屋苑,地處屯門的東南部,坐落青山灣填海區之上,於1981年入伙。它也是屯門新市鎮早期落成的大型屋苑,居民帶動該區消費,使得置樂花園以及旁邊青河坊的萬寶商場、利寶商場、麗寶商場等,漸漸成為區內居民統稱的「置樂」購物區。

引用書目:
1. 今日屯門巡迴展籌委會:《今日屯門》。香港:今日屯門巡迴展籌委會,1988年。
2. 文化葫蘆:《香港賽馬會「港文化‧港創意」元朗X屯門——入鄉‧隨續》。香港:文化葫蘆,2017年。
3. 【清】舒懋官主修、王崇熙主纂:《新安縣志》,載《中國地方志集成‧18廣東府縣志輯》。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3年。
4. 劉智鵬編著:《屯門歷史與文化》。香港:屯門區議會,2007年。
5. 鄭睦奇:《河去何從:屯門河》。香港:綠色力量,2012年。
5. 嶺南大學:〈歷史和發展〉,於2019年10月17日擷取自https://www.ln.edu.hk/cht/history-and-develop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