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貢名字由來、簡史、現況
相傳「西貢」一名始於明代,明成祖命鄭和下西洋以宣大明威德,不少國家以其土產與明朝建立朝貢貿易關係。其時就有西來船隻停泊於今日新界東部的漁港,久而久之就把當地命名為「西貢」,取「西方來貢」之意。
西貢乃香港第二大行政區,範圍包括西貢半島南部、馬鞍山西南部分、糧船灣、清水灣半島、將軍澳,以及西貢海域的七十多個島嶼。西貢三面環海,山巒起伏,有「香港後花園」的美譽。西貢半島有大量土地劃為郊野公園,又先後設立海下灣海岸公園和地質公園。
西貢墟約在一百年前形成,聚集附近一帶的村民及漁民到此交易。1969年展開興建萬宜水庫的工程計劃時,政府把受影響的漁民遷入,不少漁民轉營海鮮生意和酒家,讓海傍街出現十多間海鮮酒家;加上西貢區的郊野環境吸引不少外籍人士入住,小區增添不少酒吧和西餐廳、咖啡館,逐漸讓西貢縱橫交錯的街道充滿中西文化交融的氣氛。
(二)篇章所涉地點的歷史與現況
鹽田梓
鹽田梓亦作鹽田仔。客家陳氏在鹽田梓上建村三百多年,至後來1880年期間,奧地利的福若瑟神父前來傳教,又在1890年建立聖若瑟小堂。教堂的彩色玻璃可見其西方建築特色,祭台和聖像也體現天主教的莊嚴與神聖。修復後更於2005年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亞太地區文化遺產優異獎」。幸得天主教教區和已遷離鹽田梓的村民所助,在修復天主教聖堂以外,鹽田亦開始復耕,不少文物得以保存,鹽田梓現時推廣生態旅遊工作坊及導賞。
萬宜水庫
戰後香港人口不斷增加,加上工商業發展,香港用水量同步上升。繼興建船灣淡水湖後,港英政府決定再興建一個更大的水塘——萬宜水庫。水庫主要建築為東西兩條高出海平線64米的堤壩,以連接西貢半島東部與糧船灣洲,再抽出壩內海水,成為容積達281,124,000立方米的淡水湖。
萬宜水庫的選址原有多條村莊,約50多戶居民合共約400人。政府與村民磋商後,最終協議於西貢墟天后廟前填海,興建五層高的樓宇作補償。各村的祠堂、村公所、鄉公所等亦一同遷上樓,村民也因此由從事漁農業轉行到其他產業。此外,由於水庫的輸水隧道收集了低地河溪的水到水庫,原有農田的灌溉用水不足,農業因而一蹶不振,而水庫用地亦影響各村的重建或發展。
漁民生計因水庫興建而受極大影響,故此,政府先在西貢對面海填海興建四層高樓宇安置漁民,後又興建翠塘花園供未獲任何補償的漁民優先購買。
破邊洲
破邊洲是萬宜水庫東壩外的一個島嶼,它南面勻稱的岩柱由一億多年前火山爆發後的火山岩冷卻而成,與糧船灣洲相對而立;北面有凹凸不平的岩石,有山坡、潮間平台和指狀礦泥,棕褐色的岩柱承托着破邊洲頂部的草坡,立於滔滔驚濤之上。
大浪四灣
大浪四灣包括:大浪西灣、鹹田灣、大灣、東灣。每當冬季刮東風,朝東的大浪四灣最是大浪,沖刷海灘細白的沙;夏季風平浪靜,海水清澈澄淨。四灣之中,西灣及鹹田灣均有營地與士多補給;大灣則是最寬廣的一個,但欠缺淡水水源;東灣最小而水源充足,但遠離人煙,徒步走回鹹田灣約需半小時。
(三)水上人的淵源與生活情況
西貢有延綿的海岸線,又有不少適合漁船停泊的海灣,其中糧船灣、滘西、布袋澳都是主要的漁村。1955年統計顯示,當時西貢有263艘漁船及1904名漁民。對漁民來說,一艘船便是一個家,隨魚汛流徙遷移,也在漁港海灣之間售賣漁穫。近四十年漁業逐漸衰落,漁民轉而發展海水養殖業,亦開始上岸置業成為陸上居民,待神誕節慶才回到海灣慶祝。
西貢漁民可大致以語言分成操廣東話與鶴佬話兩大類,當中操廣東話的佔大多數,而操鶴佬話的則較少。在五、六十年代,水上居民受陸上人歧視,常被禁止在陸上穿鞋,甚至把在陸上走動的水上人趕回船上。沿海鄉村的居民雖然也會捕魚,但不認為自己是水上人。
六、七十年前,漁民多藉以物易物的方式,用漁穫與陸上居民交換農作物。除了西貢,他們也會把船駛到筲箕灣、中環、西營盤、大埔和九龍城出售漁產。西貢魚市場在六十年代成立後,便成為他們銷售漁穫的主要地點。售賣活魚以外,部分收成也會曬成魚乾,運至香港仔的批發市場出售;漁穫豐富時更會運到中國內地出售。
(四)將軍澳填海發展
將軍澳新市鎮的大部分土地均由填海而來,填海地區包括魷魚灣、將軍澳市中心一帶,以及調景嶺和對岸的小赤沙和大赤沙,昔日的島嶼佛堂洲亦隨填海工程而連接整個清水灣半島。如此大面積的填海由1980年代開始分階段進行,以容納新市鎮發展後的龐大人口。其中魷魚灣成為今日的寶琳,並與將軍澳和小赤沙為新市鎮的主要住宅區,大赤沙則發展成將軍澳工業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