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劃詳情

計劃簡介

「觸『境』生情」的由來:虛擬實境(VR)技術無中生有,能讓學生從課室裡瞬間轉移到文學作品描寫的地方。前人說觸景可以生情,今天觸「境」也可生情。

賽馬會「觸境生情」虛擬實境中國語文教學計劃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香港中文大學(中大)學習科學與科技中心主辦,中大香港文學研究中心、聖公會聖馬利亞堂莫慶堯中學協辦,並獲中大圖書館支持。

第二期計劃(2022-2025)為期39個月,將延續第一期計劃(2018-2022)開發的教學模式,採用學習科學與科技中心研發的虛擬實境教學平台EduVenture-VR®,運用虛擬實境(VR)技術,為學生建構觀察平台。學生只要在課室內戴上虛擬實境眼鏡,便可透過360度全景的手機畫面,瞬間轉移到各式場景,足不出戶,卻能觀天下事。虛擬實境能讓學生親歷文學作品描述的場景,沉浸其中,更可讓他們跳出文學作品,自選獨特視點,學習仔細觀察箇中人事、體會地景情意,醞釀更深刻的反思。學習過程強調學生通過文本及地景影像對讀,連繫不同時空的地景觀察,誘發個人情感,刺激思考,為中文寫作提供寶貴素材。透過本計劃,學生不但可提升中文讀寫能力,更可培養文學素養及人文關懷。預期參與學校將達183間、學生達28,900人次;計劃也會開放虛擬實境平台,供學界使用。


第二期計劃有以下四個重點方向:

一、 開發切合初中中國語文科的香港文學虛擬實境教材套
二、 開發切合高中中國語文科的華文文學虛擬實境教材套
三、 提升學生學習中國語文的興趣及成效
四、 提升老師使用電子學習教授中國語文課的技能及成效

計劃特色:

一、 種籽學校及老師支援與分享
二、 協作學習、共同建構
三、 與作家一起VR,共同書寫
四、 EduVenture-VR®新增功能
五、 普及學校參與模式

計劃觸發點

《中學中國語文建議學習重點》中提到,學生在構思寫作內容時應聯繫生活經驗及已有知識,並要多讀多聽、多觀察,運用聯想和想像,豐富寫作內容。但在課室內,我們不難發現學生欠缺觀察觸覺與體驗,缺乏對人、物、社區的理解與關懷,以致作品未能寄託真情實感。
賽馬會「觸境生情」虛擬實境中國語文教學計劃希望能打破傳統課堂的時地限制,藉著VR技術,把「情境學習」帶到中國語文教學。VR為學生構建觀察平台,培養觀察觸覺,使學生能發現社區獨特面貌,提出個人看法,展現人文關懷,誘發更真摯細膩感情。

計劃理念架構

第二期計劃內容

教學支援:共同備課、種籽老師分享及諮詢、技術培訓及支援、課後檢討
教師培訓:簡介會、講座、公開課、VR技術工作坊、教師自學影片
學生參與:VR課堂、虛擬實境體驗周、其他學習活動

種籽學校

聖公會聖馬利亞堂莫慶堯中學(計劃協作夥伴)
屯門天主教中學
宣道會陳朱素華紀念中學
香港道教聯合會圓玄學院第三中學

初中中國語文科適用的香港文學虛擬實境教材套

第一期計劃中,團隊以香港地區為主題,已製作香港十八區中的九區虛擬實境教材套,地景涵蓋港島、九龍、新界。承接第一期計劃成果,在第二期計劃內,團隊將製作餘下九區的虛擬實境教材套。團隊會配合該地區的特色,從宏觀角度考慮九套教材所呈現的地區特點、歷史掌故,以豐富學生的文化認知及社區觀察。地區包括:

東區

灣仔區

九龍城區

觀塘區

黃大仙區

離島區

葵青區

大埔區

荃灣區

高中中國語文科適用的華文文學虛擬實境教材套

虛擬實境結合高中中國語文科華文文學教學能建構一套新常態下的學習方式,來自各階層的學生仍可以利用虛擬實境教件及文學作品選讀體驗世界。學生將認識不同國家的地景、建築與文化,從而生出對於世界的反思與關懷。是次計劃期望能製作以不同地方為主題的華文文學教材套,為了能為受惠師生提供更多元的文學賞析角度,計劃亦期望能邀得學者專家導賞拍攝選材,並積極邀請當地作家或學者進行訪談,以更立體呈現文學作品的文化意義。

教材套內容包括:
VR地景拍攝教件
華文文學作家作品選讀
城市地景資料
城市文學地圖
作家/學者訪談

 
學者專家導賞影片
文學作品題目庫
教案設計
學生佳作示例

四個將到訪拍攝華文文學的地區/國家包括:

大灣區(廣州、深圳)

 

紹興及蘇杭

 

台灣

新加坡、馬來西亞

 

非華語學生適用的虛擬實境教材套

在第二期計劃內,團隊將製作四個非華語學生適用的虛擬實境教材套。虛擬實境教學為非華語學生創造學習中國語文的語境。非華語學生在閱讀文學選段後,能透過觀察地景,與文本對讀,以助他們了解文本的書寫。此外,非華語學生也能透過觀察地景,認識香港地貌及文化。非華語學生藉生活常見的場景,了解所處的社區特色;又或認識具文化及歷史價值的地景,了解中華文化價值,這些學習經歷均有助學生融入社會。

虛擬實境單元教學流程(面授)

虛擬實境寫作課流程(面授)(25-30分鐘)

第一期計劃(2018-2022)成果

教材套數目

 9個 (面授版)
 9個 (網上學習版)
 1個 (非華語版)

作家訪談

 9個
 
 

VR教件數目

 53個 (面授版)
 21個 (網上學習版)
 

教學實踐數目

 39個教學循環
 197個班/組別
 

受惠學生人數

 6,440人次 (計劃參與學校)
 8,235人次 (非計劃參與學校)
 

受惠老師人數

 156人
 
 

索取教材套學校數目

 42間
 
 

教師培訓活動參與人次

 1,052人次 (9場公開課/講座)
 1.932人次 (7場VR工作坊)
 127人次 (1場成果分享會)

於學術研討會上發表次數

 11篇
 
 

於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數量

 3篇
 
 

受訪作家

第一期計劃(2018-2022)教學實踐效益評分

學與教效益評分(老師)

問題 同意%
知識/技能 我更了解虛擬實境(VR)在中文科的學與教潛力 94.0
我學到了適用於設計中文科VR教材的教學理念和技術 96.4
我學到了在中文科課堂中實際應用VR的教學技巧和技術 95.8
態度 我對在中文科應用VR以促進教學持正面態度 98.8
我會繼續在中文科應用VR 90.5
行為 我在中文教學時能運用計劃相關的VR教材 95.2
滿意程度 我對這個計劃的相關培訓感到滿意 97.2

學與教效益評分(學生)

問題 同意%
知識/技能 我學到了更好的中文寫作技巧 87.6
我更了解以香港景觀和社區為背景的中國文學作品 90.8
我更能體會到社區人文關懷的重要 82.9
態度 我對中文寫作更有信心 72.2
我對學習中國語文(例如:文學作品)的興趣有所提升 72.3
行為 我在作文中運用了課堂中所學到的寫作技巧 87.1
滿意程度 我上中文課時更加投入 82.9

第一期計劃(2018-2022)學生及老師感言

「VR計劃解決了中國語文科一直以來的教學難點。」

梁璇筠老師
新會商會陳白沙紀念中學中文科主任

「VR計劃的確為我校的非華語學生帶來了很多幫助。」

陳韻婷老師
香港道教聯合會圓玄學院第三中學中文科主任

「如果你能同時用文字、影像、聲音,其實能夠讓學生多方位感受生活。我覺得用現代科技結合語文教學,我甚至乎覺得未來的趨勢就是這樣。」

洪秋燕老師
聖保羅男女中學中文科主任

「平時不太愛說話的同學都會想參與一下、想觀察。寫一篇描寫文,望着別人,別人也會不好意思,但VR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潘禮達 Francis James S.Pineda同學
香港道教聯合會圓玄學院第三中學中二級學生(非華語)

「現在我使用VR(作文),我有時甚至不用數字數,我都覺得一定夠字數,又能作得更好!」「很想下一年都可以玩VR,因為真的很好玩!」

何浩鋒同學
新會商會陳白沙紀念中學中一級學生

「你可以看很多次,可以慢慢去觀察,去描寫場景。」

李卓善同學
沙田循道衞理中學中一級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