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圍新市鎮

天水圍位於元朗西北,以天華路為界,可粗略把天水圍分成南北兩部分。天水圍南與北分別在1987年和1998年發展成新市鎮。 較早發展的天水圍南在交通上比較方便,亦是購物和消閒的主要區域,社區設施的配套較為充足。而天水圍北則以住宅為主,亦是濕地公園的所在地。

元朗舊墟

元朗舊墟原名為「圓塱墟」,初創於大橋墩。及至康熙八年(1669年),錦田鄧文蔚中進士,受委派到浙江龍游縣當知縣,並獲封地設墟,便把墟市遷至西邊圍與南邊圍之間,即今日舊墟之處。建墟之初,時人已有與外商貿易,不少元朗商人駕舟往內伶仃島(屯門以西十餘公里),以土產和糧食換取各式洋貨如鐘、胡椒粉等。

墟市還吸引到本地與廣東新會一帶的商賈,其中的同益棧便是香港現存唯一的清代客棧;有二百多年歷史的晉源押亦可能是本地首家押店。墟市內的大王古廟除供鄉民祭神,也是他們交往聯絡鄉誼之重要場所,更可能扮演着議事與仲裁的角色。

遷界令

清初,清政府為阻止鄭成功和海盜在沿海地區坐大,於是強令沿海居民往內陸移徙。在順治十八年(1661年)到康熙七年(1668年)這段期間,除了人丁內遷,沿海五十里的一切房舍田產被剷平,令不少圍村因而毀於一旦。直至廣東巡撫王來任和兩廣總督周有德上書朝廷後,才得以復界,亦讓大批客家氏族同步遷入香港,擴充人口。

南生圍

南生圍被錦田河和山貝河包圍,附近有大生圍、豐樂圍。這些「圍」指的並非圍村,而是「基圍」,意指被堤壆包圍的水塘,是一種建在海岸地區,藉潮汐運作的塘,多見於亞洲的河口和海灣,以養殖蝦、魚等作物。在香港,它是1940年代中期才隨大量新移民遷入而出現。基圍主要飼養的是基圍蝦,漁民在秋季潮漲時把基圍的水閘打開,引入海灣的蝦苗,故此它的產量與海灣的天然產量相關。基圍內的蝦苗以紅樹林的落葉為食,漁民須確保紅樹林得到完善保護,因此傳統的基圍運作模式正是可持續保育海岸濕地的例子。

南生圍濕地環境吸引不少鳥類停留,它又有全港最大的蘆葦牀生境,是遊客、攝影愛好者、單車手、跑手的熱門景點。近年有發展商計劃在南生圍一帶興建豪宅、高爾夫球場等,均喚起香港人對保育重要生態價值地區的意識。

錦田

錦田受群山環繞,北有雞公嶺,東為觀音山,東南為大帽山,西臨元朗平原,土地肥沃、水源充沛。鄉民包括本地和客家,其中以鄧氏為最大望族。早在北宋崇寧二年(1103年),時任陽春縣縣令的鄧符協在岑田(即今錦田)開基,並把三世祖墓穴移於新界各個風水龍脈。他築起今日的水頭村和水尾村後,又建本地首家私塾「力瀛書室」,但時至今日遺址已不知所終。後來,相傳鄧符協後人又迎娶宋朝皇姑,亦令鄧氏身世更為顯赫。

盆菜

盆菜在香港已有數百年歷史,多在喜慶日子時享用,菜式分層疊放有上下和睦,不分彼此的意思。其起源有數個說法,包括新界村民以木盆盛載食物接待逃避金兵的宋帝昺兵馬;第二個說法是宋朝宦官把皇帝的剩菜倒到木盆內供下人享用,這吃法隨後流入民間而成為盆菜;還有指是清朝乾隆下江南時所吃到的一品鍋。

吃盆的菜式可按主人要求而增減,除了常見的一品鍋形式,也有名貴的「一盆九砵」方式。村民也會在拜祭祖先時,把炊具、餐具、食材帶到祖墳山地,以石塊砌成爐灶,乾木為柴即場烹調菜餚,亦即「吃山頭」。

元朗農業

元朗平原水源充足,土壤肥沃,有利耕作。元朗農產品中,又以「絲苗」和「齊眉」兩種米品質最佳。農户習慣早造種絲苗,晚造種齊眉,並在夏秋兩季把穀米抬到墟市出售,換來便宜質劣的入口米自用。

二戰之初,元朗白米產量仍高,但隨着後來白米運港供銷,種米利潤不再,稻田陸續改為菜田、魚塘,甚至荒廢。加上香港水質隨城市化而被污染,大大影響農作物收成,均使元朗農業式微。

引用書目:
1. Bena Smith:〈米埔濕地生境檔案:基圍〉,於2020年9月23日擷取自http://awsassets.wwfhk.panda.org/downloads/gei_wai_chi.pdf。
2. 土木工程拓展署:〈W2天水圍新市鎮〉,於2020年9月23日擷取自https://www.cedd.gov.hk/tc/about-us/achievements/land/regional-development/w2-tin-shui-wai-new-town/index.html。
3. 長春社:〈南生圍〉,於2020年9月23日擷取自https://www.cahk.org.hk/show_works.php?type=uid&u=16。
4. 梁炳華:《北區風物志》。香港:北區區議會,1994年。
5. 馮志明著、冼玉儀編:《元朗文物古蹟概覽》。香港:元朗區議會,1996年。
6. 劉智鵬:《屯門歷史與文化》。香港:屯門區議會,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