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富邨

華富邨往昔有許多曲折迂迴的山徑,自遠處觀望就如雞籠上竹片交錯,故被稱作「雞籠環」。華富邨於1968年正式落成,住户數最多時約有五萬人。它也是首個以市鎮式出現的屋邨,屋邨內配備商場、街市、學校、停車場等設施,居民所需一應俱全。其中薄扶林公共圖書館更是港島區第二個公共圖書館,以當時房屋規劃角度而言,十分破格創新。

瀑布灣

《新安縣志》曾記載的「鱉洋甘瀑」,為「新安八景」之一。已故港大教授許地山先生認為《新安縣志》所指就是位於華富邨瀑布灣公園的瀑布。據記載,瀑布位於城南二百里,左為佛堂門,右為急水門(即今汲水門),附近「有石高十丈,四面鹹潮,中有甘泉飛瀑,若自天而下。」

南區文學徑

南區區議會由2010年開始籌劃「南區文學徑」,以張愛玲、胡適、蔡元培、蕭紅及許地山這五位作家、學者在香港南區留下的足跡,於相關地點建立紀念地標,構築成「南區文學徑」。

其中張愛玲和蕭紅都曾分別在淺水灣遺下足跡。張愛玲的短篇小說〈傾城之戀〉,白流蘇與范柳原就在淺水灣酒店邂逅。而因逃避戰亂來港的蕭紅,在31歲逝世時,留下「我將與藍天碧水永處」的遺言,她的愛侶端木蕻良便把她的一半骨灰埋葬於淺水灣。原墓早已遭破壞,骨灰亦在1957年移葬廣州。南區文學徑分別建立了「張愛玲香港之旅」和「飛鳥三十一」紀念兩位作家。

海洋公園

海洋公園獲港英政府免費撥地,並由當時的「英皇御准香港賽馬會」(即今日「香港賽馬會」)支付建築費用,終在1977年1月10日開幕,每年吸引數以百萬計的本地及海外旅客到訪。在1979年初,海洋公園引入殺人鯨「海威」作賣點。到1980年代先後擴展,興建大型機動遊戲、水上樂園、鯊魚館、百鳥居等。

經過數次翻新,目前海洋公園設有瘋狂過山車、極速之旅等機動遊戲,又設有大熊貓園、水母萬花筒、海洋館等觀光景點,加上海洋劇場的海豚和海獅表演,並開設香港海洋公園學院,使遊客能享受刺激玩樂之餘,體驗大自然的奇妙,進一步了解環境保育的重要。

石澳原居民

石澳是一條雜姓古村,原居民以李姓、陳姓、吳姓為多,亦有劉姓、葉姓、朱姓、蘇姓、曾姓、林姓、萬姓、王姓,多個家族皆居此地超過十代之久。港英政府於1841年首次官方人口統計時,石澳村已是香港島其中一個原居民村。

1900年代,一批英國商人曾向政府申請土地作英、美人士休憩用地,及至1924年終獲政府批出石澳花園及一批鄉郊地段。此前居民多以捕魚、養豬、種植稻米和蔬菜為生。1940年代後石澳又發展海水浴場。不少漁民開展旅遊事業,如租賃帳棚、泳具、販售食物等。

美利樓

美利樓建於1844年,原位於金鐘花園道,後因該址興建中銀大廈,而於1982年被拆卸。它由英軍工程師設計,並以其時英國大臣美利爵士命名,落成之初為軍營,及至二次大戰時一度成為日軍指揮中心,拆卸前則為差餉物業估價署辦公大樓。拆卸時,美利樓九成半石頭組皆寫上編號以標示原來位置,方再封存於大潭,塵封十六年,終至1998年成功覓得赤柱現址重建。重建時,工人按指示把三千多塊花崗岩原位嵌上,像拼圖般重建美利樓。

卜公碼頭

卜公碼頭其名源自香港第十二任港督卜力。1902年搭建時,上蓋以「鑄鐵」製造,非常耐用,原址曾為中環渡輪碼頭,即現今的交易廣場。卜公碼頭在1965年維港填海工程開展前,是港督到港履新的碼頭,故又稱作「皇家碼頭」。

拆卸後,卜公碼頭的上蓋存放在黃大仙摩士公園內的涼亭上。與美利樓重建相似,工人同樣在拆卸前逐一為組件編號,再運到廣東工廠清除鐵鏽和翻新。2007年,卜公碼頭終在赤柱重現。

香港仔避風塘

明末清初時,香港仔原稱香港,是運送東莞香木出口的港口。香港仔有鴨脷洲島作屏障,加上港灣寛闊,又直通南中國海,數百年來都是港島重要漁港,也是港島最古老的村落。開埠以後,造船業在香港仔加以發展,如今香港仔中心一帶前身正是黃埔船廠修理洋船之地。全盛時期它更有兩個旱塢、兩個浮塢。至日治後期,船塢部分在戰中受轟炸而損毀。

戰後初期香港仔仍是典型漁港,惟1960年代以後,隨屋邨落成、工廠發展,不少水上居民遷上陸地居住,令漁民人數不斷下降。1961至1967年間,漁民人數大幅減少超過三成。

香港仔天后廟

香港仔天后廟,或稱作「石排灣天后廟」,建於咸豐元年(1851年),本位處海邊,惟因填海發展,現已處於繁囂的香港仔大道中。該廟初期由街坊神功值理會管理,自1929年起由華人廟宇委員會接管。到1961年英國雅麗珊郡主訪港期間,也曾到該廟參觀。廟內保存不少清代文物,如一個雍正四年(1726年)鑄造的銅鐘,是漁民出海捕魚時撈獲而轉贈該廟的。

該廟採二進三間硬山式的磚石建築,廟門外兩側設有鼓台,前後兩進之間的天井現已加建上蓋,而兩進分成前殿與正殿,正殿供奉天后,壇前有「千里眼」及「順風耳」分立。前殿正脊為石灣花脊,銘刻上「同治癸酉年」(1874年)及陸遂昌店造的銘刻。脊頂中央有鎮火珠,兩端有龍首鯉身的鱉魚,兼具滅火、吉祥與功名之意。加上大量陶塑的文武官將、侍女馬伕,呈現太平祥和之象。該廟也是南區眾多廟宇中,唯一正脊上有女將或婦女形象。

淺水灣

淺水灣曾有「天下第一灣」、「東方夏威夷」之美譽,其山邊亦多鳯凰木,於每年春末夏初之際紅花盛開,更成為「南區八景」中的「淺水丹花」。

1918年香港大酒店有限公司決定在淺水灣興建酒店,至1920年建成。最初到該處游泳的,都是酒店住客,後來漸漸吸引市民前往遊玩。當時淺水灣酒店又設下午茶座,晚上有餐舞會等。張愛玲在香港大學求學期間,便經常到該處探望母親,也使淺水灣酒店成為她的作品〈傾城之戀〉場景之一。淺水灣酒店更曾接待作家海明威、影星馬龍伯蘭度、查理斯王子和戴安娜王妃等海外名人。

天后廟

天后廟是南區歷史最悠久的廟宇之一,廟內的一口古鐘鑄於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記載當時赤柱村民陳信澤領導村內漁民合資建廟的事跡。傳說建廟與風水相關,因赤柱村形如蟹狀,風水雖好,但蟹為橫行動物,易壞村中安寧,村民於是委託堪輿家尋得蟹頭之處,藉天后廟鎮壓。是以,村民一直相信其村興盛與天后廟相關。赤柱天后廟本由村民管理,到1938年轉交華人廟宇委員會,至1959年再由赤柱街坊會接管。1962年,颱風「温黛」破壞廟內結構,翌年重修但不復昔日壯觀。

建築學家指赤柱天后廟為「毗連式」四合院設計,前後兩進分別為前殿和正殿,兩殿之間有天井,天井四角皆有一柱,承托殿頂的重量。正殿又較前殿略高,以示其地位至重。置於正殿的主神神龕及配奉的十多個不同神祇更可能是全港廟宇最多。此外,該廟的樑架結構源於地區的自由營造,使得牆壁負起整所廟宇大部分重量,而非如中式廟宇建築多以柱樑承重。

除古鐘外,廟內還保存乾隆時期鑄造的98公斤重鐵秤鉈、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造的門匾、木聯、鐵香爐。廟宇牆上更掛有虎皮,取自1942年日治時期印裔日警羅亞星於赤柱村一帶射殺的老虎。每年農曆三月廿三日天后誕與四月八日譚公誕是該廟香火最盛的日子。祭祀以外,村民還在廟前搭棚演戲,可惜政府於1995年把空地收回售予發展商後,就未再有上演「神功戲」。

引用書目:
1. 石澳村、大浪灣村、鶴咀村建醮籌委會:《石澳村・大浪灣村・鶴咀村太平清醮特刊》。香港:建醮籌委會,2016年。
2. 梁炳華:《南區風物志》。香港:南區區議會,2009年。
3. 南區區議會:南區文學徑。於2019年8月29日擷取自 http://www.travelsouth.hk/tc/history-monuments/sdliteratureroute/int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