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區

中西區位於香港島西北部,由中區和西區合併而成,為香港開埠後最早發展的地區。中西區可細分為中區、西區和半山區三個部分,中區包括金鐘、中環和上環等地,是香港最重要的商業金融中心區,西區則是早期發展的華人住宅區,包括西環(即西營盤、石塘咀與堅尼地城一帶)和摩星嶺,而半山區包括太平山和薄扶林北部與香港大學一帶。

 

第一次鴉片戰爭,滿清政府戰敗。英軍遂於1841年1月26日登陸上環水坑口。根據1842年簽署的《南京條約》,清廷割讓香港島予英國,英國遂於中環及上環一帶建立維多利亞城。1857年,港英政府將維多利亞城範圍劃分為四環,即西環、上環、中環和下環(今灣仔及銅鑼灣一帶)。為了使四環地區有更細緻的劃分,令人更容易辨識有關區域所屬,華人坊眾進一步把四環分為九約。而四環九約中的其中三環及六約,均在今中西區範圍之內。

山道天橋

山道天橋於1981年啟用,為一條接駁薄扶林道到干諾道西的單行下山車路,其兩旁均是高樓大廈。每年盂蘭節時,橋下會搭建臨時戲棚演出神功戲。

防空洞

二次世界大戰時,香港人為逃避日本軍隊轟炸,港府在西環建立了不少防空洞,它們常有多個入口,然而內部互通,通道足以擺放被舖,內部通風和衛生設備齊全,居民可入住數天,故多會預早派人霸位,再隨身攜帶貴重財物、水和食物前往避難。

摩羅街

摩羅街這街名與印度人相關:「摩羅」為華人對印度人的俗稱,「Lascar」亦是指在歐洲船上工作的印度和馬來人。1840至50年代,港英政府曾把該地段拍賣予印度人使用並興建印度廟。

後來又因譚三才招募印度僱傭兵到新會增援原居民對抗客家人,最終鎩羽而歸,引來家屬要求賠償安置,譚三才在摩羅街南邊加建摩羅上街,原街則改名摩羅下街。時移世易,印度人陸續搬離摩羅街,中國商人逐漸取代,販賣舊物古玩等,成為遊客必到景點。

高街的舊建築

高街前精神病院於1892年落成,是香港首間精神病治療所,現為西營盤社區綜合大樓,原建築正立面獲保留,於2015年列為香港法定古蹟。原病院樓高兩層,外牆以本地開採的花崗岩構築,兩層均是圓拱與石柱組成的寬闊陽台遊廊,予人剛健堅固的感覺;而外牆琢石線腳、檐口、隅石、腰線精巧,配合頂部的中式瓦片更見雅致,正正糅合中西建築風格。時至1971年,該院終止門診服務而廢置,後又發生兩次火警致內部殘破不堪。廢置二十餘年後,以保留立面方式重建。

同樣在高街的前華人精神病院,位於前高街精神病院旁。以紅磚砌成的前華人精神病院,樓高兩層,同樣具備遊廊和拱形裝飾,亦有金頂瓦面、棕櫚樹庭院。此病院目前用作美沙酮治療中心。

紅磚牆是其中一種英國的建築風格,除了上述的前華人精神病院,中西區一帶的建築物,如現為西區社區中心的贊育醫院舊址、現為香港醫學博物館的前病理學院、英皇書院、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必列者士街會所等,都見證香港的殖民地時期風貌。

海味街

「海味街」指以德輔道西為主,及至永樂街、文咸西街、梅芳街、桂香街等海旁一帶的海味乾貨舖。昔日德輔道西的海旁一帶原為船家落貨或駁腳的港口,也逐漸成為魚穫市場。其時梅芳街一帶集合十多間商號批發鮮魚,亦有商舖把魚穫晾曬為鹹魚乾,逐漸使該區成為「鹹魚欄」。然而隨着曬鹹魚衍生的環境衛生問題,加上香港邁向工業化,漁船改至香港仔停泊,梅芳街的鹹魚業式微。

商舖陸續轉型,開始引入世界各地海產,配合本地蝦乾花膠等製品,以及魚翅進出口加工貿易。適逢經濟起飛,華人好在年節喜慶時以海味送禮或自用,商舖主力售賣的高級海味正好滿足需求。鹹魚欄經歷衰落和復興後,又經香港旅遊發展局努力推廣,終成為今日的「海味街」。

苦力

苦力的英文是「Coolie」,粵語音譯就成為「咕喱」。過去要從事苦力工作,需先加入「苦力館」(又名「咕哩館」)。英殖時期大量中國大陸的人到港謀生,只能出賣勞力賺取生計,並租住在苦力館內,其中以潮籍、東莞籍、新會人為主。他們多以鄉籍劃分,常為爭工作而大打出手,卻又自立規矩不會騷擾「街外人」。戰後中西區的十多個碼頭裏,有屬於潮汕幫的三角碼頭和東莞幫的平安碼頭。兩派勢不兩立,常為地盤打鬥。然而其他如寶德碼頭、同安碼頭的苦力,則甚少侵犯,也較少打鬥。

引用書目:
1. 古物古蹟辦事處:〈舊精神病院立面〉。於2019年12月20日擷取自https://www.amo.gov.hk/b5/monuments_111.php。
2. 胡恩威:《香港風格》。香港:進念‧二十面體E+E,2012年。
3. 香港旅遊發展局:〈德輔道西、永樂街、文咸西街(海味參茸燕窩街)〉,於2019年12月20日擷取自https://www.discoverhongkong.com/tc/shop/where-to-shop/street-markets-and-shopping-streets/dried-seadfood-street-and-tonic-food-street.jsp。
4. 梁炳華:《中西區地方掌故(增訂本)》。香港:中西區區議會,2005年。
5. 梁炳華編著:《香港古蹟之旅》。香港:中國歷史教育學會,2002年。
6. 鄺裕棠:《香港海味》。香港:萬里機構‧飲食天地出版社,2014年。
7. 饒玖才:《香港的地名與地方歷史(上‧港島與九龍)》。香港:天地圖書,2011年。